2020年的covid-19全球疫情,大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,老實說這一次工作雖然和生活上的變化也正是因為全球疫情而起。 原先在旅遊住宿/設計服務產業的工作,因為去年的疫情開始調整方向,辛苦了一年以失敗告終。
但這篇不是要感傷的,也沒有什麼好嘆息或抱怨的,告別的故事我三月會再另外挑個時間寫,就直接跳到最重要的問題:既然工作和生活勢必有變動,結束正是全新的開始,那麼,我到底想做什麼?我要發展什麼技能?現今的世界變化這麼快,如果要重來一次,重新學習一門專業、跟上快速變化的時代,我要怎麼選?
在回答這些問題以前,前一段時間我注意到,這幾年投入在職場當中,卻沒有累積自己的作品這件事,讓我覺得非常空虛。而且這件事沒有發現就算了,一旦意識到,怎麼樣每天都覺得渾身不對盡,就像之前得了蕁麻疹那樣,時不時都覺得這裡癢那裡養,癢了一直抓除了破皮也不會好,只有看醫生、控制飲食、吃藥調身體,從根本才有辦法改善。
最根本的問題永遠都從自我認同開始,當不夠認識自己,不夠能接納自己的時候,混亂和衝突就會接二連三發生,從前也發生了好多次,現在也知道逃避和敷衍最終都是要還的XDDD
我是個創作者,我想動手做出可以分享出去的作品,我想有自己的舞台上場表演,我希望組個團隊,一起玩/一起完成一些厲害的事。
最近的生活花了很多時間在反省和回顧自己的一生(?),最喜歡的身分還是「樂團吉他手」和「表演者」。如果要誇張一點來說,在這幾年的工作上我也是一直在使用這個身分的技能,雖然產業不同,看似沒有關聯,但核心的哲學是相同的。簡單來說就是跟著團隊練習、表演給顧客看。
空虛感的來源除了沒有累積作品以外,一部分來自壓榨和過勞。幾年前的我以為是公司制度、生活壓力造成的,但這陣子我才真正意識到,源頭終歸是自己,可能是對生活對自我的不安,可能是想尋求認同、自我價值感,於是在工作的舞台上急於表現自己、求好心切加上害怕失敗的矛盾心理,最終都會走到壓榨自己的時間體能這一步,這是我的盲點和我的慣性,從我的學生時期到我每一份工作都出現過的。講得直白一點,就是拖延心理加上死到臨頭抱佛腳的腎上腺素刺激的無限循環。
講這些看起來非常政治不正確又好像篇題了啊啊啊!!其實我就只是一個有點小聰明和許多劣根性的平凡傢伙啊!
對,我真的不知道,所以之所以會有這個部落格、半逼迫自己寫文章,就是想藉由寫作和生活實驗,來探索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麼?
最近我在規劃,目前的工作結束之後,至少會留2個月的時間(可以的話希望能有半年),讓自己重新回到學生時代,學一點新技能、同時在學習和實作的過程中,寫文章記錄這一路的旅程,同時也是累積學習的心路歷程,彙整成獨特的經驗和脈絡,如果未來能有一個兩個人看到,而且能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和受到幫助,我可能會覺得蠻開心蠻值得的吧?
我一直都有在接觸線上學習的平台,常用的是Hahow和Udemy,以前也曾經在做英文學習工具的新創公司上班、當過某英文線上學習平台的電銷業務,自己也時常靠線上學習來接觸新領域、滿足好奇心。
接下來的幾個月,我想來實驗看看,如果規畫得當、妥善執行,是否可以有效率地在幾個月中,透過實作和寫作,紮實的獲取一份新技能?就當作重新再上一次大學,只是利用新時代和科技的優勢,理應當可以更有效率、更方便的學習。
這個概念早有人推行,也是非常有名的暢銷書超速學習(UltraLearning)所分享的學習方法,去年我看完這本書就一直蠻期待有機會可以規劃一段時間,利用這個模式來做個project試試看。現在仔細想想,真的要執行的話,重要的不是「規劃一段時間」,反而是把握每一天的時間,直接將學習實作整合到生活中,開始培養新的思維和練習這種生活方式,可能才是更實際的做法。
目前我已經開始幾個製作網站、學寫程式的課程,這個部落格也是得到超速學習作者Scott H Young的啟發,也在其他幾本書中,發現很多人能專精一件事,常常也是從什麼都不會開始去做,途中有寫作/部落格的分享,然後大量的實作->實驗->分享,最終累積成一番成果。(之後另外分一個類別來寫讀書心得的分享好了XD)
花時間做、寫文章以外,我期許自己,可以開始厚臉皮和別人分享,前幾天跟朋友聊了要來學寫程式的想法,得到了很有幫助的建議。我開始反省一件事,以前我常常學習半途而廢,可能不只是缺乏具體目標,也缺乏跟別人討論、請教、談論這些學習的勇氣,或許是我潛意識裡跟自己說:「反正我學好玩的,半途而廢就算了」,「如果我很努力但學不會是不是很丟臉?」,「今天(最近)好累,明天再說吧!」,懶惰加上各種人性的藉口,最終好多想做的事都變成「下次再說」,可是我一下子就35歲了,是還有幾個下次?
我可以預想我學寫程式這條路一定不會順遂的XD,但畢竟我想學的原因也是跟解決問題、創造作品有關,仔細想想,現在的我臉皮也夠厚,比較不怕失敗丟臉了,都可以勇敢面對自己的話,那接下來的累積就只是時間問題了。(真令人興奮期待啊啊啊啊~~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