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Gather.town相見恨晚,之前就知道這個網站但一直沒有自己體驗玩玩看,剛好上周末參加了PyCon的sprints才第一次用Gather參加線上活動,一玩就愛上,活動結束後還花了點時間研究、亂入其他開放空間和試著自己編輯調整擺設和設定物件等等。(也意外挖寶到以前玩過的桌遊現在居然有線上版了!)
剛好想到,imposter syndrome 和 “fake it"會不會其實是同一件事情?在成為和學習的路上從模仿開始,會不會在feel like an imposter的狀態當中,其實也是長出了鑑別力的一個狀態?也就是說「我知道我在模仿,但好像做得不夠如自己預期的好」。 回想以前自己經歷過的掙扎,那個鑑別力不只是痛苦的來源,那種過程也是阻礙自己進步的最大障礙。不過現在的看法又有點不太一樣了,就如同鑑別力本身,分得出區別才能看到進步的空間,那些成長中的痛苦來源會不會其實是「不如預期」這件事?
最近在讀Kelly McGonagal的書,他是研究壓力的知名科學家,我是幾年前看了這個影片認識他的,最近在audible上聽The Upside of Stress: Why Stress Is Good for You, and How to Get Good at It這本書,也重新反思自己對壓力的身體感受與心態。 老實說最近明顯感覺到,如果可以一直有意識的切換觀點,真的可以減小各種事件帶來的緊張或壓力的負面影響,這幾天也才注意到幾個月之前感受到的burnt-out至今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。 感謝大腦和人體的奧秘,「轉念」這兩個字又是一個輕如鴻毛重如泰山的一個老梗,就像幹話和inspiring words只是一線之隔:自己發現領悟的就很inspiring,別人硬塞給你的就是幹話。
所以也給自己提醒一下:不論對誰,就算只是自己為好心「分享」,只要那不是對方想聽的就省省吧!就算那些inspiring words對自己有多少千金難買的寶貴價值,都有可能成為幹話像甩對方兩個巴掌一樣,除了沒有幫助還討人厭啊!🤣